發表于:2023-07-28 00:43:40|來源:轉載于網絡
本網訊(通訊員洪小媛)“老兵,我們三個從部隊退伍后,一直在農村扒拉土地謀生,種過菜及各種水果,受市場行情、天氣等影響,沒有什么積存,近幾年關注到甜棕這個藥食兩用的懶莊稼,市場供不應求,就想親自來基地學習取經。”施甸縣何元鄉退伍軍人王開遠說。
7月26日,退役自主擇業干部吳仕平接到老兵電話,說三個老兵要來位于水寨鄉太元村甜棕基地參觀學習,及時邀請北京林學院畢業的保山市高級園林工程師董文昌,現場給三個老兵釋疑解惑。
董文昌說:“棕樹三十年前是農民生產生活的一個樹種,分布于全國大江南北。甜棕樹屬棕櫚科的荊竹棕品系,騰沖有五百多年用棕、吃棕歷史,優勝劣汰加人工選育傳種,形成了可食可用的甜棕,勞動人民的結晶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,這個山中珍品越來越少,人工規?;N植是市場所需。但其從種子到收獲要五年,而且砍了不可再生,五至十年內,這個小眾產業成長為云南特色產業是大勢所趨。"
曾因養蜂、養梅花鹿、香豬帶動百姓致富成績突出,2019年榮獲“云南省模范退役軍人"的老兵吳仕平,兩年前嗅到了甜棕種植這個商機,毅然轉型種植127畝甜棕的基礎上,從源頭騰沖山區定點采收甜棕樹種子,育苗推向市場。
董文昌介紹,“甜棕是荊竹棕,常見的是老品種是苦竹棕,二者無特殊的外觀生物學特征區分,只有從種子源頭才能確保種植后好吃能賣。"
今年 3月21日在保山曰報發《發展甜棕樹種植 助力鄉村振興》文章的國家勞模、囯家二級農藝師鄭家文:“佩服老兵吳仕平,他常說,活著,不在于索取,還要奉獻。我自小在騰沖長大,見證了甜棕改變山區農民生活水平,這個產業,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老兵吳仕平帶動下,甜棕產業助農增收將打開新局面。”
采訪間隙,吳仕平接到購甜棕樹客戶的電話,當核實購苗客戶是退伍軍人情況后,承諾六折優惠售苗支持老兵栽棕創業。
據悉,吳仕平年初以來26次走訪滇西縣鄉種植戶,交待退林還耕政策下,切莫在良田耕地種植甜棕樹,易栽好管的懶莊稼田邊地角見縫插針就好。共計售出棕苗68200余株,發展種植面積190余畝,甜棕種子720公斤,有13戶農民跟著育苗發展棕產業。
編輯:尹達天
審核:吳敏昆
終審:尹紹平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