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于:2023-03-28 12:24:23|來源:轉載于網絡
本網訊(通訊員杞艷芹 趙齊源 廖奕涵 孫繼敏)每年清明節前后,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耈街鄉,山地里的青蠶豆大量成熟,家家戶戶都會做一道特色美食——豆米粑粑,用一口“豆米粑粑”品嘗春天的味道,用這一抹青綠感受春天的氣息。
摘蠶豆 趙齊源攝
豆米粑粑 趙齊源攝
清明節前后的耈街,除了漫山遍野的春花競相綻放,還有一片片綠意盎然的青蠶豆。一大早,耈街鄉挖沙村浪地村民小組的劉浩、魏洪萍夫妻倆就背起籃子,到地里采摘青蠶豆,準備用來制作豆米粑粑。據魏洪萍介紹,清明節前后的青蠶豆甜嫩多汁,做出來的豆米粑粑清香甜糯。小時候因為生活水平有限,每年只有在清明節獻墳祭祖的時候才能吃上媽媽做的豆米粑粑。因此,豆米粑粑是她們這一代人兒時最美好的記憶,也成了很多游子割舍不下的鄉愁。
剝豆米 趙齊源攝
魏洪萍說:“在我們耈街,清明節我們都會做豆米粑粑,用來祭祀祖先、懷念先人,同時還包含著我們家人濃濃的親情。”
讓人垂涎欲滴的豆米粑粑,做起來可是很費功夫,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。首先把蠶豆去皮擠出豆米,清洗干凈,上鍋蒸軟,然后搗碎成泥狀,待冷卻加入適量白砂糖,攪拌均勻變成粑粑餡。再取適量糯米粉用熱水和成面團,揪出小面團捏成圓形,放入備好的餡料對折包好,捏成“荷包”狀放入熱油鍋中,醇香的糯米面包裹著新鮮蠶豆,在油煎烘焙下,軟糯鮮香,讓人吃一口就忘不了。
蠶豆莢 趙齊源攝
軟糯香甜的豆米粑粑藏著童年美好的記憶,藏著時光深處媽媽的溫柔。多年來,這口原來只有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時才能吃到的豆米粑粑,逐漸演化成了耈街的一道春天時令小吃,帶著春意,流著思念,卷著鄉愁。(昌寧縣融媒體中心)
編輯:尹達天、
審核:吳敏昆
終審:尹紹平